揭秘顶级玩家都在用的“七步提示法”,一个万能框架,让AI精准听懂你的指令,效率瞬间翻10倍,从“人工智障”变身超级助理!
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,花了大价钱订阅的AI模型,给出的答案却像个“人工智障”?总是答非所问,空洞无物。
别再怪AI了。问题的根源,在于我们提问的方式。我们习惯了与人模糊沟通,却把同样的方式用在了AI身上。记住一个核心原则:你输入垃圾,它就只能输出垃圾(Garbage In, Garbage Out)。
今天,分享一个私藏已久的秘密武器——一个几乎能应用于所有场景的通用万能提示词框架。它将彻底改变你与AI的协作模式,我称之为“七步提示法”。
第一步:定义角色 (Role) – 赋予AI一个灵魂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。别直接让它干活,先给它一个身份。不要说“写文案”,而是说“你是一位拥有10年经验的顶级营销文案专家”。赋予角色,等于瞬间为AI加载了相应的知识库、语境和思考模式。
第二步:明确目标 (Goal) – 告诉它靶心在哪
目标必须具体、可衡量。“给我一些建议”是无效指令,AI会一头雾水。“产出一篇1200字的产品评测,包含核心优缺点对比和购买建议”才是有效目标。把你的最终目的清晰地告诉它。
第三步:提供上下文 (Context) – 投喂高质量信息
AI的回答质量,取决于你提供的信息厚度。文章的读者是谁?他们懂多少?你手上有哪些资料?把相关的背景、数据、链接都喂给它。上下文越丰富,它的回答就越贴切。
第四步:设定约束 (Constraints) – 给它戴上“镣铐”跳舞
为AI的创作设定清晰的“游戏规则”,它才能跳出更精准的舞蹈。明确规定:
- 语气风格:是专业严肃,还是活泼有趣?
- 内容长度:不超过800字,还是必须写满2000字?
- 输出格式:是纯文本,要点列表,还是一个表格?
- 禁忌红线:有没有不能提的词,不能用的表达?
第五步:规划流程 (Process) – 指导它如何思考
对于复杂的任务,别指望AI一步到位。让它先把执行计划列出来,就像项目经理做方案。比如,“第一步,拟定大纲;第二步,填充内容;第三步,润色优化”。你确认计划后,再让它分步执行,能极大降低“跑偏”的风险。
第六步:量化标准 (Standard) – 定义什么是“好”
你怎么判断AI的产出是好是坏?把你的标准告诉它。比如,“必须事实准确、逻辑清晰、案例具体、有很强的可执行性”。这等于给了AI一个自我检查的清单,它会在输出前自己先“对答案”。
第七步:指定输出 (Output) – 明确最终交付物
最后,清晰地告诉它,你要什么格式的文件。是直接输出文章,还是生成一个包含标题、摘要、要点的JSON?对于需要自动化的工作流来说,这一步至关重要。
这个“七步提示法”的本质,是强迫你先理清自己的思路,再把一个模糊的“想法”转变成一个清晰的“项目需求文档”。这不仅是在训练AI,更是在提升我们自身的思维清晰度。
在这个AI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的时代,我们与AI协作的深度,将直接决定个人与企业的竞争力。掌握这个框架,意味着你从一个被动的内容消费者,跃升为手握方向盘的AI驾驭者。这不仅仅是一个技巧,它是未来世界的核心生存技能,是你拉开与别人差距的关键。
现在,你认为这个框架最先能用在你的哪个工作场景里?或者,你还有什么独家的提示词技巧?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吧!
关注作者–看更多有趣有料的信息
Share this content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