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经很卷了但钱没涨
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把周历塞得满满当当:白天赶本职,晚上补杂活,周末还要救火。项目清单越拉越长,消息提示从不消停。可每月底看账:收入没怎么变,利润甚至更薄了。大家投入更多、做得更多,却只换来更累。
这到底为什么?是市场太冷,还是我们把时间花错了?我们是不是在用最贵的时间去做最便宜的事?如果把同样的努力换一种分配方式,结果会不会完全不同?
下面用一个可以随手复算的小例子并结合经济学原理,把“为什么忙却不挣钱”讲清楚。
小例子
比如一个项目需要制作一个40页的英文PPT:每张英文 PPT 需翻译 1 页再制作 1 页。
参与人员有小P和小翻。他们都会翻译并且制作PPT。但是他们工作效率不一样。
- 小P:翻译 30 分钟/页;制作 8 分钟/张。
- 小翻:翻译 20 分钟/页;制作 12 分钟/张。
时间对比
- 小P独立完成:每张 30 + 8 = 38 分钟
- 小翻独立完成:每张 20 + 12 = 32 分钟
- 两人按比较优势合作(小翻翻译 20 分钟/张 、 小P制作 8 分钟/张):
这份工作是40页:N = 40
- 小P独立:1520 分钟(= 25 小时)。
- 小翻独立:1280 分钟(= 21 小时 20 分)。
- 合作流水线:808 分钟(≈ 13 小时 28 分)。
专精分工 + 流水线把平均用时从 32 分钟/张(小翻独立)降到约 20 分钟/张,总时长比小翻独立少 472 分钟,比小P独立少 712 分钟;任务越多,合作优势越明显。
比较优势
结合上面的小例子可以看到,很多工作不必也不该由同一个人包揽到底;当不同的人在不同环节上的单位时间牺牲(机会成本)不同时,分工合作就能让总用时更短、总价值更大。在经济学上的“比较优势”解释这个情况与如何优化。
定义:在既定的时间与资源约束下,为了多完成一项任务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出更少的一方,对该任务就拥有比较优势。等价地说,生产 1 单位 X 的机会成本就是同样时间里必须放弃的 Y 的数量;谁的机会成本更低,谁就该做 X。
它说明了一个反直觉的事实——即使一方在多数事情上更快更高效,只要双方的机会成本不同,通过专精 + 交换,双方仍能同时变好。
比较优势 = 用更小的放弃代价换来更大的总蛋糕,把合作从“零和”变成“正和”。
为什么要反内卷
讲反内卷之前,先看看内卷是如何损坏比较优势的。当大家把时间一股脑挤向同质化、低价值密度的任务时:
- 机会成本差被抹平:人人都去做同一类活,专长与资产沉淀被打散,原本的效率差缩小到接近零;
- 交换价格被压扁:供给同质化 → 只能打价格战,单位时间价值下滑;
- 贸易收益消失: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,就难以通过分工与交换创造增量,结果是“更忙,但不更值”。
要走出内卷,关键不是更拼工时,而是重建比较优势:确定你/团队单位时间价值最高的任务,保护专注时间,把可标准化的低价值任务外包/协作出去,用专精与交换把同样的时间变成更高的产出与利润。
优先法则:单位时间价值产出优先
- 对个人:在给定价格下,优先做单位时间内价值产出最高的任务(你的有效时薪最高的任务)。这正是你在现实约束下的“比较优势”。
- 对协作:让每个人承担他单位时间价值产出最高的环节;若任务有先后工序(如“翻译 → 制作”),把更快的人放在瓶颈环节,缩短整体节拍。
个人时薪与比较优势
先算你的“时薪”这一通用单位
- 例:月薪 10,000 元,按 21 个工作日 × 8 小时/天,月工时 168 小时。
- 时薪 ≈ 10,000 ÷ 168 ≈ 59.5 元/小时(可按 60 元/小时方便计算)。
业余时间三种选择(按时薪比较)
- 副业 A:翻译 → 平台价 60 元/页,速度 2 页/小时 ⇒ 有效时薪 = 120 元/小时(> 60)→ 值得做。
- 副业 B:做 PPT → 出价 40 元/张,速度 3 张/小时 ⇒ 有效时薪 = 120 元/小时(> 60)→ 值得做。
- 学习提升(前期投入) → 计划学习 10 小时,把 PPT 速度从 3 张/小时 → 6 张/小时。
优先级快速规则
- 有效时薪 < 你的时薪 的副业先排除或仅作练手。
- 能在可见周期(如 2–3 个月)回本的学习优先于一般副业。
- 若两项都可做,按比较优势选你相对更快/更擅长的一项,把另一项外包或合作。
个人常见错误
- 把业余时间机会成本当 0:当你不接单时,也在“花掉”60 元/小时的时间价值。
- 分工不按比较优势:把大量时间投在自己相对更慢的活上,挤占了高价值时间。
- 忽略隐形时间:沟通、准备、文件整理应计入“每小时能交付的件数”,否则会高估有效时薪。
- 只看现金不看回本期:没算前期投入与回本张数,容易产生“学了也不回本”的错觉。
记住需要定期复盘自己。先算自己的时薪;给每项任务算有效时薪;优先做单位时间价值最高的那一项,其余外包/合作;每月复盘一次即可。
结语
忙不等于值。 把时间押在机会成本最低/单位时间价值最高的那件事上,再与互补者成交——同样的努力,能换来更大的收入与更稳的复利。
Share this content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