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个标准快速选出真正懂你的AI(附提示词)

3个标准快速选出真正懂你的AI(附提示词)

3个标准快速选出真正懂你的AI(附提示词)

AI的风潮下,人人都想拥有一个钢铁侠的“贾维斯”。但现实是,我们手机里的很多AI,更像是只会“复读”的Siri。它们看似智能,却常常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掉链子。

其实,一个AI好不好用,不在于它连接的大模型有多聪明,而在于它本身的设计。别再被宣传语迷惑了,用下面这三个简单直接的标准去“面试”一下你的AI,答案立刻见分晓。

标准一:能不能办“大事”

这是最核心的区别。一个平庸的AI只会做“传话筒”,而一个优秀的AI则是一个“项目经理”。

测试方法:给它一个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。

  • 比如说:“帮我规划一个周末带爸妈去杭州的旅行,要求行程宽松,住宿要离西湖近的四星级酒店,并推荐几家地道的杭帮菜餐厅。”
  • 平庸的AI:大概率会直接搜索“杭州旅游攻略”,然后甩给你一堆文章链接,让你自己慢慢看。
  • 优秀的AI:会像一个真正的助理那样开始工作:

一个只会聊天的AI是“玩具”,一个会办事的AI才是“工具”。

标准二:有没有“好记性”

你肯定不想每次都像对待陌生人一样,对你的AI重述一遍你的个人喜好。

测试方法:告诉它一个你的个人偏好,看它下次是否还记得。

  • 比如说:“我出差订机票,总是喜欢靠窗的座位。”
  • 平庸的AI:这次记住了,下次你再让它订票,它会再次问你“请问需要什么座位?”。它的记忆是“一次性”的。
  • 优秀的AI:会自动将“喜欢靠窗”这个偏好存入你的个人档案。以后只要是你订票,它都会默认选择靠窗座位,甚至会主动提醒你“已为您选择惯例的靠窗座位,需要修改吗?”。

一个好的AI,应该像与你默契十足的“老友”,而不是每次都要重新认识你的“健忘客服”。

标准三:会不会“自我进化”

最顶级的AI,拥有一个你看不见的“智慧网络”,它会悄悄地学习和进化。

背后的原理:当你纠正AI的一个错误,或者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在和它互动时,系统会收集这些数据来优化自己的工作流程。

这意味着,一个优秀的AI会因为整个用户群体的“调教”而变得越来越聪明。你今天觉得它某个地方还不够好,可能过几周再用,就会发现它已经改进了。它不是一个出厂后就定型的“产品”,而是一个不断成长的“生命体”。这就像一个全国连锁餐厅,一家分店收到顾客反馈说菜太咸,总部就会调整配方,然后全国所有分店的这道菜都变得更好吃了。你的每一次互动,都是在为这个“集体大脑”做贡献。

学会“面试”你的AI

未来,AI将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标配。与其被动接受,不如主动选择。下次当你要挑选一个新的AI工具时,请记住这三个标准:

  1. 它会办事吗?(任务拆解能力)
  2. 它记得住你吗?(长期记忆能力)
  3. 它会自己变聪明吗?(自我进化能力)

用这三把尺子去衡量,你就能轻松找到那个真正懂你的“智能管家”。现在就去“面试”一下你最常用的AI吧!把你的测试结果(无论好坏)分享在评论区,看看谁家的AI才是真学霸!

关注作者–看更多有趣有料的信息

Share this content:

微信二维码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