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交易大赛(WSOT)这个高风险的竞技场中,财富在瞬间被创造或毁灭。大多数赢家都是孤注一掷的枪手——骑着百倍杠杆,赌上一次幸运的押注。但在2023年,第九名的获奖者却截然不同。28岁的蔡嘉民(Calvin Tsai)没有赌博,他在执行。他在20天内赚取的35万美元利润,是一个精密量化引擎的产物,其夏普比率(Sharpe Ratio)高达3——这个数字代表着精英级别的风险管理表现。
这位年仅28岁的交易奇才,他的成功之路背后,究竟隐藏着哪些与普通人认知截然不同的“反常识”真相?本文将揭示他从两次惨痛爆仓到成为顶尖交易员的过程中,学到的五个最具冲击力的教训。
1. 成为冠军的第一步:亏光所有钱,两次
Calvin Tsai的交易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恰恰相反,它始于两次毁灭性的失败。
- 第一次(14岁): 他用数年积攒的3万港币(约4000美元)压岁钱开始交易。第一年,他幸运地赚了28%。初期的成功让他变得过度自信,他开始使用20-30倍的高杠杆,结果,本金在短时间内亏得一干二净。
- 第二次(19岁): 他再次遭遇重创,这次亏掉了2万美元。原因是他贸然进入自己完全不了解的期权市场,以为它和股票一样,结果导致本金全部损失。
这些失败在当时是痛苦的,但事后看来,却是他最宝贵的财富。正如他的一位朋友所说,年轻时没有家庭负担,是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。
“你吃的晚饭是家人付的,你住的房子是家人付的……你现在没有家庭,没有小孩要养,是最好去试错的时候。你现在全亏也没所谓,明天太阳照常升起。”
这两次早期的惨痛失败,并没有击垮他。相反,这些损失的痛苦锻造出一种全新的信念:凭感觉交易是一种负债,要想在市场中生存,必须采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——一种并非建立在情绪之上,而是建立在冰冷、坚硬的代码之上的方法。
2. 专业人士的视角:他们从不看你每天都在看的东西
当Calvin进入对冲基金工作后,他发现机构交易员与散户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认知鸿沟。他所请教的资深交易员几乎从不关注散户每天都在看的东西,这让他意识到,专业人士关注的是真正影响价格的深层结构数据,而不是表面的信息噪音。
专业人士“不看”的(过去的解读):
- 新闻: 他们从不根据新闻报道来做交易决策,因为新闻是对已发生事件的解读。
- 图表趋势线: 他们从不画图划线来预测走势,因为图表是过去价格行为的可视化。
- 基本面分析: 他们也不采用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方法,因为财报同样反映的是历史经营状况。
专业人士“真正看重”的(未来的原材料):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机构关注的是构成未来价格行为的原始材料。这些数据才是驱动市场的真实力量:
- 订单簿 (Order Book): 市场的实时供需状况,揭示了买卖双方的即时意图。
- 资金费率 (Funding Rate): 多空双方的情绪和持仓成本,反映了市场情绪的偏向。
- 杠杆比率 (Leverage Ratio): 市场整体的风险水平,预示着潜在的清算压力。
- 持仓量 (Open Interest): 市场中未平仓合约的总量,代表着流入该市场的资金规模。
- 资金流向 (Fund Flow): 例如有多少比特币正在流入或流出交易所,这直接预示着大户的潜在意图。
这个发现颠覆了他的认知。成功的交易并非基于解读过去的新闻或图表,而是基于对市场微观结构和真实资金流动的深刻理解与数据分析。
3. “高风险”策略有时更安全:关于风险的逆向思维
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是:为什么Calvin会选择波动性更大的CTA(趋势跟踪/方向性)策略,而不是看起来更稳健的套利策略?答案在于他对“风险”的逆向思考。
他的核心逻辑如下:
- 回报率对比: 在加密货币领域,高频套利等策略的年化回报率通常在20-40%。而CTA策略,虽然波动更大,但年化回报率可以达到惊人的100-200%。
- 引入“交易所风险”: 加密世界最大的“黑天鹅”之一是平台风险。FTX的倒闭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,无论你的策略多稳健,交易所倒闭,一切都将归零。
- 计算风险回报比: 他的思考过程很简单:
真正的风险管理,不仅仅是控制策略本身的回撤,更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去平衡回报、时间和外部环境风险。有时,选择一个短期回报率更高的策略,恰恰是为了更快地脱离本金风险区,这反而是一种更安全的做法。
4. 稳定盈利的秘密:不是一个“圣杯”策略,而是成千上万个
许多交易者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能永远赚钱的“圣杯策略”,但Calvin的成功恰恰打破了这种幻想。他的系统并非依赖单一的完美策略,而是依赖于“策略的多样化”。
这个理念类似于巴菲特分散投资股票,但又更进了一步。因为即使你分散投资了100支不同的股票,当整个股市大跌时,你的投资组合依然会亏损。量化交易中的高级分散化,是跨越不同策略的分散。
- 举个简单的例子: 策略A可能在一月赚钱、二月亏钱;而策略B的表现可能恰好相反。当把这两个低相关性的策略组合在一起时,整体的资金曲线就会被拉平,变得更平滑、更稳定。
- Calvin系统的规模: 他目前同时运行着几十个核心的交易理念,或称“因子”——例如前面提到的资金流向概念。然后,他的系统会基于每一个核心理念,通过测试不同的参数和组合,衍生出2000到4000个不同的模型。这些模型就像一个庞大的军队,捕捉着不同维度的深层市场结构信号,协同作战。
持续稳定的盈利,并非来自找到一个永远有效的“圣杯”。它来自于构建一个由大量低相关性策略组成的投资组合,利用数学上的分散化效应来平滑回报曲线,从而实现长期的稳健增长。
5. 年赚200%的终极武器:只用1-2倍的极低杠杆
这或许是最令人惊讶的一点。尽管管理着数千万美元的资金,并能实现极高的年化回报,但Calvin日常交易中使用的杠杆却低得惊人,通常只有1-2倍。
他对杠杆有着极其深刻和克制的理解,并始终把“生存”放在第一位。
- 杠杆的双刃剑效应: 他认为,高杠杆只会让你“更早”达到财务自由,或者“更早”爆仓。如果你的交易方法是正确的,你根本不会在意晚几个月成功;但如果你的方法是错误的,高杠杆会让你提前出局,彻底失去翻盘的机会。
- 他的金句:
“钱是赚不完的,但是钱会亏光。”
从数学角度看,高杠杆会急剧放大资金曲线的波动,导致“恢复成本”(Recovery Cost)不成比例地增加。例如,一次30%的亏损,需要赚回超过33%才能回本。因此,他和所接触的专业机构,都会将最大回撤严格控制在10-20%以内。
在顶尖交易员的世界里,低杠杆是生存的基石。因为即使你对市场的深层结构理解正确,短期的随机波动依然存在。低杠杆确保了你有足够的资本熬过这些波动,让策略的长期优势得以显现。真正的信心来自于策略的有效性,而不是杠杆的放大效应。
重新审视你的交易世界
Calvin Tsai的经历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与大众认知截然不同的交易世界。在这里,成功并非源于预测市场的超能力,而是建立在一套理性的系统之上——它拥抱失败、质疑常识、深刻理解风险,并通过无情的纪律和先进的技术实现长期稳定。
听完这位冠军交易员的五大真相,你最想重新审视的,是哪一个你曾深信不疑的交易信念?
从Calvin Tsai的经历中,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天才,而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、试错和深刻反思而成的交易专家。他分享的5个反直觉真相,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专业交易世界的真实图景:
- 关注数据,而非故事: 放弃追逐新闻和图表,学习像机构一样分析驱动价格的底层数据。
- 重新定义风险: 你的风险不仅是价格波动,还包括平台崩溃的系统性风险。高回报有时是实现快速安全的最佳途径。
- 拥抱失败: 在你输得起的时候,去经历那些能让你成长的失败。
- 系统化稳定: 真正的稳定来自于低杠杆和庞大的低相关性策略矩阵,而非单一的“圣杯”。
- 简化入门: 量化的核心是逻辑验证,从你手边的Excel就可以开始,而不是等到学会编程。
Calvin Tsai的旅程为“孤胆英雄”式的交易神话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反叙事。他的成功并非建立在更精准的预测之上,而是源于一个更卓越的市场导航操作系统——一个建立在严谨逻辑、系统性分散化和对风险的深刻敬畏之上的系统。
在了解了专业交易者的真实运作方式后,你最想改变自己交易方法中的哪一点?
关注作者–看更多有趣有料的信息
Share this content:

发表评论